云海竹林,青山逐浪。马边河孕育出的大山里,彝族人家民风淳朴,原生态秘境之地。千百年岁月流转,一条蜿蜒的山路直入云天,与绝美的红砂岩丹霞地貌融为一体的卡莎莎乡村度假区,于10月1日正式开放。这是隐居乡里运营的第二十四个乡村度假项目,也是我们今年开业的第五个项目。
民宿项目所处的马边县,自2002年就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,2004年确定为中央纪委监察部定点扶贫县,2017年成为中旅投资的结对帮扶单位。2018年-2020年,中旅投资投入了无偿帮扶资金746万元,用于旅游、教育、消费、民生等方面实施了25个公益扶贫项目。期间,除资金支持外还委派业务骨干进驻当地,充分发挥公司旅游主业优势,与马边政府联合策划举办了小凉山火把节,助推马边农产品上线“公益中国”等,将马边的美和故事,带上更大的舞台。
2019年,全县9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、10190户4368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整县摘帽工作顺利并通过省级验收评估。历时17年,在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下,马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山水彝乡、秀美马边,幸福边城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。
从品牌符号上看,在样式和颜色上融入和提取了彝族刺绣和服饰的文化。彝族刺绣被称为指尖上绽放的民族文化之花,彝家人喜欢从生活中提取灵感,并将喜爱之物收入眼里,绣于衣裳,通过服饰抒发对生活的赞美之情。色彩文化同样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彝族人民的欢乐、悲伤、梦想紧紧相联,在历史长河中彝族逐渐形成尚红、尚黄、尚黑的三色文化,象征彝人内在的精神与品德,表达着彝族人民的喜怒衰乐、生死祸福和吉凶善恶。
卡莎莎乡村度假区采用原址重建方式,新建10栋民宿均在原有老住宅房屋范围内,在保留了原来的石板路、老茶田、挡土墙基础上,利用原始地形,依山就势,因地制宜。建成项目主要分为两片住宿区域,精品民宿区有院落6套,上下两层,两居室到四居室不等;树屋度假区是4套树屋,配以1个公共咖啡吧,共可同时接待50余人。
室内大面积的前后玻璃窗,将远山的风景和揽入室内,似一幅天然的画框。白色墙面的运用,搭配着原木色家具和彝族特色的竹编工艺和刺绣元素,现代简约之中浸透着少数民族异域文化。床品设计均采用豆绿色的棉麻布料,柔软舒适,自然亲肤;并将青莲色与石绿色相间的彝族刺绣图案融入背景墙中,温柔和谐。
除了精品民宿区,此外还有可容纳五六十人用餐的接待中心、小卖店展区、精神空间、游客中心、茶文化博物馆、停车场等产业配套设施,旨在打造集自然观光、养生度假、文化研学、娱乐休闲、文创产销等于一体的彝文化与茶文化深度体验旅游度假地。
△接待中心
△游客中心
民宿周边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。马边山峦起伏,气候温和,雨水充沛,造就了福来村的千亩高山茶园,配以茶厂和手工制茶工坊。阳崖阴林,云雾缭绕,缓慢柔和的滋养着茶树,产出多以绿茶为主,也伴有黑茶、红茶。每年三四月是第一波春茶最好的时候,到了秋天会做成红茶或黑茶。
在马边县的北部,海拔1600米处,有一块人间秘境——大竹堡乡的仰天窝,四季如画。百亩草甸上牛羊成群;还有独特又壮观的石林群。选一处平缓的地势,搭上帐篷,和三五好友,等待夜幕降临,一起看星空,看日出。夏季可户外露营,秋冬可赏七彩斑斓的枫林。
未来,卡莎莎乡村度假区还将进行二期三期的投入开发,届时将引入彝族生活美学馆、小凉山芳香博物馆、古法榨油坊等多元业态,让游客可以深度体验彝族文化和传统制作工艺,并走入高山茶园感受四川盖碗茶的悠久历史文化,参与定期举办的采茶节、火把节、阿依美格、彝族服饰走秀、彝历年等彝族风情活动,以及各类主题研学活动,以旅游业复兴当地传统文化节庆,形成以马边福来村为代表的小凉山美学产业集群。
隐居乡里,专注于乡村文旅产业运营,以国有经济与村集体经济为主体,挖掘在地乡村资源优势,导入外部力量,通过孵化并运营村落品牌实现乡村沉睡资产盘活,解决了当地劳动就业200余人,创造总收入超过1亿元。目前在全国运营的乡村文旅项目有24个,其中包括山楂小院、姥姥家、麻麻花的山坡、楼房沟等知名品牌,未来还将在重庆、河南、陕西、山西等地落地新的项目,预计届时投入运营的村落将超过30个,精品度假小院将达200多家。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的开局之年,也是中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起承转合之年。隐居乡里作为一支乡村振兴中的新兴力量,依托“互联网+在地化”的运营模式,六年时间,从京津冀辐射至西北、西南、华东、华中等地区,在精心打造乡村旅游度假产品的同时,不断优化整合乡村资源,利用生态文明与乡村美学壮大集体经济,以一二三产融合为内核,辐射全域旅游、美学乡创、非遗文创、自然博物、生活方式等多元细分领域,形成了从规划设计、乡建培训、产业运营和农产电商等一套完整体系,创新和践行着更好的乡村振兴路径,陪伴指导和推动乡村文旅全产业、全地域升级发展。